|
最近国际局势挺乱的,川普又开始嚷嚷要加关税,世界各地打打停停的新闻层出不穷,国家之间明里暗里的博弈一波接一波。) D# R4 V* s# S7 C/ w) Y1 a+ F3 a
% s9 j# a6 Z- g5 ]4 i4 X' s5 K- X2 X- e! c2 Y不过说实话,这些事离咱普通人太远了,当个热闹看看就行,真要拿这些去指导投资,那可就危险了。3 l$ R+ d2 T$ V3 a2 v0 f' |
- [; t& f" O: ~ ~
投资这事确实得懂点宏观和微观的大概逻辑,但不能太较真,特别是那种国际政治博弈,你我掌握的信息真不多,大多数时候咱们看到的也就是表面现象。% b- Q4 J! F) c: X# G# _
. B; B; T9 D! r [1 Z- k' S所以我一向不建议大家靠“消息面”来做投资。
- T) I) K V" D% {) V2 R
3 _& R n8 T1 z% Z8 P/ J2 W2 N+ g, y为啥?很简单:. e- d4 M) X7 R2 F
$ z. g* H5 t! u+ j: x! k: _8 r- ?
第一,消息总是滞后的。当你看到某条利好消息时,别人可能已经买完卖完赚一圈了。7 N2 \' ^, X5 B% C
2 P9 K7 M2 r: J3 E7 c: {
第二,太容易被误导了。现在自媒体这么多,很多信息其实是“带节奏”的,各种标题党、情绪化内容,说白了就是为了流量。5 b6 m% i$ w" U% X
1 A; ^" S" e; O特别是在投资领域,情绪这东西最容易害人。你一冲动买进去,结果成了接盘侠,站岗的那种滋味,懂的都懂。2 ]% ^, [: a- C G# X }) a- w
* B* M/ Q( l8 K
情绪这个东西挺有意思的,你看大家老说“女人心海底针”,其实就是情绪太多太复杂了,连她们自己都难预测。投资也是一样,一旦你把它搞得情绪化了,那就变成捞针了,还想稳定赚钱,那靠的可就是天命了。. v( r; M$ _# j# ], q" h) [$ `
, f1 ?7 s8 C8 m3 X" R
所以,当你看到一条消息,第一时间觉得“哇,这公司要飞了”,或者“完了得割肉”,我劝你多冷静冷静,别急着动手。
; L5 ]2 n3 Z+ y2 z5 K2 A6 ~9 _+ R
: J9 _2 d5 f |& j3 y消息不是不能看,重点是要会“筛选”和“解读”。这需要经验,也需要时间积累。比如年报、公告这些,确实是重要信息,但关键还得看你能不能读懂,看出门道。 A" I3 z, G6 H2 g$ y Z
9 c" J0 I5 s8 L) G* F! c( r投资之所以难,难就难在这些细节。但一旦你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那套方法,把细节琢磨透了,其实就简单了。慢慢地你会发现,只要按照你的节奏走,投资就能变得稳定起来。# K! f% N, I7 V# ]/ K' P/ D3 b
4 B8 b+ q3 c+ R- r: |
现在网上老有人给A股取外号,什么“缅A”啦,其实很多是亏了钱发的牢骚。亏钱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为啥亏,只会怪市场、怪公司、怪庄家。' f3 x+ z$ G! A5 A5 I
- c6 C" S! b# k' H- ^0 w全球市场哪有完美的?每个地方都有坑。但你不能因为有烂公司,就否定整个市场。A股和港股加起来几千家公司,总有一些是值得长期持有的好公司。
: M1 _$ @0 @% L' M% d: ?, F! r" H- E7 w* O" z
投资和考试一样,是少数公平改变命运的方式之一。考场上有人发挥好有人发挥差,市场上也是一样的逻辑。抱怨环境没用,关键还是你有没有认真准备、有没有建立方法论。& r7 s C6 X8 p1 \ }& z
. i! g! P Q% f1 P9 a
比如有些公司,上市就是来收割韭菜的。像前阵子上市的“沪上阿姨”或者“古茗”,我就觉得就是纯炒概念,来割一波就走了。8 K2 y7 q$ b4 T8 M3 h
) }' O5 f, S2 i1 h# b1 c& F- d这时候反倒得感谢A股的审核机制,很多纯讲故事的公司进不来,其实是帮我们排除了一些风险。
7 E. D) H! k) }3 f/ w& a
) V& K" ]4 c; E: I7 c0 L长期在市场上能赚钱的,大概就10%左右的人。我相信我的读者大多在这个圈子里,但前提是:别炒作、仓位合理。# \" S$ w/ M- G' X+ X) E! s) C, V
; f) B. O5 ~2 a6 z! B6 U
我每年都说同一句话,仓位配置真的很重要,老粉可能听得耳朵都起茧了。但这真的是核心中的核心。
9 d" H# |/ Q+ ]+ w4 V% D$ z1 M$ |% A! }3 h# h
我的建议是把仓位分成三部分:“保底”、“保底+成长”、“纯成长”,不管牛市还是熊市,都适用。
0 C7 w. E2 D l) z( ?+ {3 J3 ~0 N4 z" ~
投资是长期赛道,真正能实现财富自由的,也只有“复利+复投”那一条路。要做到这两点,你首先得赚钱,其次要不断加码本金。2 }# g8 s2 U1 f) f/ T- A. F! |
- ]7 v- l- M7 Y4 q3 I; q0 M/ [+ f8 e1 O
很多人喜欢追热点、追炒作,但那种赚快钱的思路,一般就是运气,不可复制,也撑不起长久的收益曲线。
+ x+ e8 N: `; ^& d1 f; M
* b) C' Y7 e' s; |6 h* a8 T真正长期稳定赚钱的模式只有一个:
! b( \7 e9 s |
4 j" s8 ^' N h! ~! n不追热点
$ o+ S& F0 d. N/ Y8 K; {$ K* K c
7 n6 Z4 K' w6 `选好公司( O. Q" L: I* c$ }2 M |9 b {; N
' p" n) }' Z$ n1 m/ K
合理配置
- I, ^, L! {# _* \$ {9 K( @$ H5 B3 i9 W# J f$ B
算清价值$ D% ^- p5 z3 H
4 C& M: }% Q% s长期低成本持有
0 ]1 g; s+ `- o" ~! ]5 A3 y: {0 e" K6 f1 A
这听起来好像不难对吧?可真正能做到的人不多。尤其是“估值”这块,既是科学又是艺术。对公司了解得越深入,估值就越精准。, e. E5 X! Y# K5 E% {
( @4 P% ~3 ]+ B1 C# W
但一旦你熟悉了一家公司,知道它的商业模式、财务情况、周期逻辑,那操作起来其实就简单很多了。动态微调,轻松应对。' H* g- H9 E0 G- {' i% \/ n
- @: I* f0 Y/ w" `+ p
比如我做的《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》,跟踪了很多年,每一家公司我都烂熟于心,所以估值这块我做起来是有底的。' ~% t& y$ Y5 U* l) R$ S
7 X" O s$ a# v4 U5 i/ M9 c! M
现在2024年年报都出了,我也顺手把估值都更新好了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我专栏看看,哪些公司估值变了,我都做了说明。
. Z1 Z7 T( F: E" k1 e- C" \* ]9 q, d2 v; _% m
|
|